- 发布日期:2024-12-19 22:05 点击次数:154
女儿不足18个月,近来我发现,传说中可怕的两岁似乎提前了。
要她喝水,不喝。要她把袜子穿上,不穿。要她尽快吃完东西出门,她慢悠悠。
我正在忙,她非要拉我陪玩。爸爸给她推车,不行,非要换成我来推。
她还不大会说,但一天有八百次自我主张。有真实需求,也有为了反对而反对。每当遭遇这样被忤逆的挫败时刻,我就想:难怪以前养孩子喜欢懂事听话,难怪现在大家不生孩子养宠物。
我在渴望一个乖巧顺从的孩子吗?可我之前明明说过要她乐观自信有主见。
萨特说他人即地狱。即使亲密如母女,对方的意志都构成一种冒犯。但她是小树苗,有确立自我的需求,不可能一直待在父母的阴影下。责任在我。于是我想,她的主体健康发展,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妈妈呢?
首先她需要一个可以被冒犯的妈。
自我是在对象的映照中显现的。为了确认自己是独立个体,她需要冲撞和冒犯权威。这个权威越大,冲撞他彰显的自我越大,成就感越强。这个角色只能妈妈来承担。
但她不知道的是,这中间有一种危险,是失去妈妈的爱。那是他赖以生存的东西。
一个可被冒犯的妈意味着,冲撞和冒犯妈妈是安全的,并不会失去妈妈的爱。
我想象自己像一堵墙,她一次次撞向我,当作力量的训练。我自岿然不动,不会反过来伤害她,但也不会后退,始终坚实地存在着。
这需要和人类的直觉对抗。人的本能是遭到冒犯后反击。尤其面对弱小时,反击会获得「我很强」的良好感觉。
我可以被冒犯,是因为不把她识别为敌人。无疑她是爱我的,只是偶尔需要我来当作练习工具。何况弱小如她无法撼动我,假装自己输了也无妨。
-
但成人世界的节奏太快,时间和注意力都紧张。时时顺从小孩是奢侈的,许多时候需要他们紧密合作,比如卡点上班前的上学时刻。
我想了几招来促进合作,还挺有效。
1.游戏。
有些道理小孩听不懂,但架不住好玩的诱惑。不肯穿袜子。“袜子:脚脚,快来穿我吧!我想上班啦!”脚脚:我好冷啊,暖呼呼的袜子你在哪里。”的确费脑筋,但目的达到了,且为孩子创造的快乐价值千万。
2.示弱。
安排一些事情让她来做。“打不开车门了,小予以后负责帮我开车门吧。”“妈妈累了,宝宝自己扔尿裤好吗?”每次都奏效,“我可以”有巨大魔力。
3.看见情绪但坚持原则。
“你可以难过,但为了保证你的安全,妈妈必须这样做。”让她看到边界在哪,有些事妈妈永远不会让步。